“其实刚开始并没有选择社工,毕业时也曾有过迷茫和惶惑,但最终还是决定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工作专业发挥它应有的价值。”黄凤娟,我校2010级社工专业学生,如今毕业快两年的她,现任重庆市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专员。说起当初自己的抉择,这个笑起来有酒窝的女孩儿双颊漾满了甜。
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全重庆市各大高校中最早设立的,被列入重庆市的“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3月15日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当天下午五点半,在我校慧智楼前的文化广场,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了首届“社工文化月”的开幕式,旨在进一步发扬传播社工文化。来到活动现场的15级社工一班的金天同学说,学院开展的“社工文化月”活动让他倍感亲切,社工力量的温暖在心底蔓延开来。
3月18日下午2点,该学院举办了“社工文化月”之“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活动。活动精彩纷呈,知识竞赛的脑力比拼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没有什么不同》的深情献唱活跃了场上的气氛,社工情景剧的现场模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来自重庆市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主任王丽萍、重庆市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罗凌分享了社工实务,畅谈自己在现实中社工服务的体会。他们说:“社工服务是一项播撒快乐和阳光的职业,将自己的专业社工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和群众。 ”来自13级公管班,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蔡伟说:“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很好地推广社工的文化理念,同时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社工学子的专业技能。”
3月19日上午9点,社工走进康德社区,为老人表演节目并对老人进行了访谈。表演节目的时间虽短,但是同学们课后却做了长时间的准备。虽然排练辛苦,但是表演时看到老人的笑颜,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社管学院2014级社会学的蒋婕学姐分享了她做志愿者的经历。学校有志愿者工作协会,蒋婕在学习之余会经常参加系列活动,有支教、有在雷锋日捡拾垃圾等等。她申请并成立了校级社会学研究兴趣小组,组织同学们积极进行社会调研,积极申请课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做社会学相关的调查研究项目,大一时申请的关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其适应性调查研究”已经完成结题并合格通过。上学期申请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兼职学习生活冲突的调查研究,被列为学校的精品项目。优秀的她还参加“新雨社工志愿服务”与老师同学一起去了红岩村,石油路进行关于重庆市的婚姻家庭的调查问卷。她曾加入邓蓉老师的启明社工志愿者服务,给社区的爷爷奶奶们送爱心,自己也曾策划组织班上全体同学去敬老院,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社工的阳光普照你我,温暖每一颗年轻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