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重庆市档案学会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档案馆   责任编辑:丁杨   作者:文/郭楠 图/陈咏秋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4日 16:53  

5月23日,由重庆市档案局主办、我校承办的重庆市档案学会第20协作组研讨会在学校召开。来自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教委、渝中区档案局、大渡口区档案局、九龙坡区档案局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重庆16所本科高校的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及来宾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苟朝莉教授、党政办公室罗勇主任、档案馆(校史馆)郭楠馆长与有关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第21协作组、第22协作组组长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档案馆负责同志参会。会议由第20协作组组长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档案馆陈国容馆长主持。

副校长苟朝莉教授在会上致辞,她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和档案馆的基本情况,把我校校史馆更新与开放、校史馆网站建设、将搬迁到新馆与开展数字化建设等工作情况作了分享。

会议围绕“重庆高校档案信息化与信息共享”的主题展开讨论。重庆市档案局信息处张立仁副处长介绍了重庆“异地查档 跨馆服务”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演示了重庆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在线共享利用平台,并解读了《重庆市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细则》。重庆大学档案馆杨艳馆长通报了“异地查档 跨馆服务”信息共享可行性研讨会的有关情况,她指出,开展学籍证明、招生、休转复退、成绩等可能涉及多个综合查档的环节,提出学籍学历系统检索时间有待加快、双层PDF数字档案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目录数据有待规范、集中以达到快速又准确的定位等问题,并提出可结合学信网开展有关学籍学历查询。学籍信息共享虽有一定的难度,涉及到档案工作的许多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会人员分别发言,对重庆高校档案信息化与信息共享工作积极献计献策。

市教委办公室副研究员王静在讲话中指出,跨馆服务是趋势,也是与会代表的共识。基础工作量大,需要找准切入点,在共享进程中要考虑到各高校数字化工作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也可在数字化程度高的院校中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开加强进一步共享,同时在共享进程中的信息安全工作一定要加强。

重庆市档案局经科处曾金处长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规格高、效果好,感谢会议筹备组、会员单位的共同支持。他指出,我们要以档案服务民生、推进档案信息化并加强共享合作,齐头并进、共同努力,促进高校档案工作更好发展。


上一条:管理智慧比高下,案例大赛竞才智——我校成功举行第六届MBA管理案例精英赛校园突围赛
下一条:第十四届“文明修身·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月活动之“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大赛”决赛成功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