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环境与资源学院:“五位一体”,赋能“绿色低碳”人才培养

来源:环境与资源学院   责任编辑:黄敏   作者:环境与资源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15:02  

编者按:为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官网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供各单位学习交流,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环境与资源学院由1978年原渝州大学化学、生物专业基础发展而来。现有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环境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三特”专业,4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环境与资源化学特色学科专业群。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为重庆市重点学科,环境/生态学等4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建有国家环境与资源化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催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形成低碳催化转化、污染催化净化、环境功能材料等优势研究方向。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服务“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针对产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重大需求,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绿色低碳”人才培养,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体系和新颖高效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立足重庆、影响全国的“绿色低碳”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院组建1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16人次;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生物化工教学团队等被评为重庆市教学团队,《化工原理》等被评为重庆市一流课程,获得省部级/校级教学成果奖34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9个,教改项目41项,发表教改论文45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500余项,到账经费68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余篇,获授权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与20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0余个;260余名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中获奖,40余名学生获得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立项;每年组织30余次各类形式的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学院在不断的改革与实践中,逐渐形成“党建融合、商工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本科教育教学特色。

一、党建引领,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学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院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打造各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产学研团队。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资源高效利用、产品清洁生产角度实施“绿色低碳”人才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从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及资源化利用角度培养“绿色低碳”人才。逐渐形成了4个专业协同、基于资源全生命周期高效利用循环的“绿色低碳”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商工融合,聚焦复合人才培养

学院与金融学院共建“金融工程+环境工程(碳金融)”双学士学位点,实现了工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深度融合,系统培养能掌握环境工程、碳核算、碳金融等知识体系的“绿色低碳”复合型人才。本学位点已正式招生。同时与我校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共建重庆市绿色低碳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进一步整合人才培养优势,明确人才培养分工,逐步形成多学科高度协同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体系。我院与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举办了校企合作依斯倍班,实施了“工程实训+工商管理+文化传承”的定制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依斯倍班已开班一期,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科研“五进”,培育创新创业新人才

学院教师将“绿色低碳”研究成果作为第一手教学素材,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线上教学资源、进实践教学环节的“五进”工作。我院教师研究的光催化绿色制氢技术已用于《化工原理》市级一流课程课堂教学,并将氢气取代化石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两山”理念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学生学习兴趣和成效显著提升。构建“12345”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对本科生开放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的理论和工程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创新灵感,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

四、产业对接,并轨社会人才需求

把教学阵地建在实习实训基地上,通过专业实习实训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绿色低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院教授团队开发的工业废油蒸馏精制高值化利用技术成功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该技术对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的2家企业均已签约成为我院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不同阶段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训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认知,掌握部分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打好基础。

五、服务社会,践行实践育人理念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实践育人,在社会实践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实践经验和成果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学院志愿服务传统和制度,建立了“炙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近10个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了“青春之言,乡约忠县”环保科普等主题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学院本科生开展了近20年的“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环资”力量。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12345”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上一条: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模拟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下一条:学校在电驱动高级还原技术(ARP)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