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忠县召开2024年度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测评会。全县86个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各县级帮扶集团牵头单位相关负责人和29个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参会。会上,我校选派的驻村干部赵甫刚作为全县遴选的10位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之一作现场述职。此前,我校选派的驻村干部陈琛已作为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遴选的2位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之一在帮扶集团2024年度联席会上作交流发言。
在驻村工作期间,4位驻村干部认真落实校领导在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上对我校驻村干部提出的要牢记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强化理论武装;要发挥大学教师的专业所长,深化智力帮扶;要借势借力改革赋能促振兴,挖掘市场潜能;要做好资政建言这篇大文章,当好智库参谋的四项工作要求。整合运用学校“商工融合、多科协同”的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和积极组织我校以及京、渝两地的专家教授团队,以智力帮扶为重点,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全面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将智慧与汗水挥洒在忠州大地乡村全面振兴的热土上,推动我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有所新作为、展现新风貌、取得新成效。
磨子乡石梯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琛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统领,以发展特色产业与繁荣乡村文化为重要抓手,探索构建了抓党建促振兴的智力帮扶协同机制。依托党建联建和校地、校院合作,切实增强全村党员带头振兴的本领,从无到有在石梯村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助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协调争取道路硬化、产业帮扶、院落治理等政府专项资金332.6万元,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户累计增收9万多元。探索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分享收益机制,持续深化“流水养鱼”“羊肚菌种植”等股权化改革项目,以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助力村集体经济分红11万元。探索群众文艺团队培育引导机制,领衔主创的村歌《开出万里振兴路》获“中国农民丰收季村歌大赛”三等奖、“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一等奖。
乌杨街道团结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杰与我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探索构建了以党建联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科技帮扶合作机制,依托支部联建、村村互助,为石梯村党支部实现肉鸽养殖零突破提供种鸽与技术帮扶。动员企业、校友、乡贤捐赠帮扶款物17.8万元,协调争取落实粮草便道建设、果园发展、道路护栏安装和扩宽通畅工程、宅基地复垦等政府专项资金417.9万元。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我校食品专业专家团队持续合作,以肉牛养殖、牦牛试养为产业智力帮扶新抓手,着力打造从肉牛养殖、品质管控、品牌营销到市场推广的“团结·景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智力帮扶链。短短一年间就实现牛肉销售3万余斤,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帮助村民实现农产品销售增收共计24万余元。忠县县委书记李电,忠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雷亚平等领导专程考察调研并予以充分肯定。
东溪镇永华村驻村第一书记朱沙以党支部联建赋能为统领,以产业振兴强村富民、优化治理激发活力、人居环境改善为民、帮扶反哺科研育人为四大抓手,汇聚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与有生力量。邀请京、渝两地以及忠县当地的农业专家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与实地指导,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扩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实现销售收入超30万元。积极探索村股份联合社发展路径、大胆尝试林下农作物套种模式,帮助农户实现增收3万余元。多方协调衔接,争取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太阳能路灯建设资金等捐赠2.5万元,便民道硬化和道路损毁修复建设资金160余万元。把论文写在忠州大地上,以“三农”研究为主题撰写的论文在金融学科国际知名期刊《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上发表。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物资源,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讲好忠勇清廉故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育人。
乌杨街道兴合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甫刚以探索构建“红岩先锋”变革型村党支部统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党建共建行动,在实践中摸索出“贺坝院子‘红岩先锋’党员服务站”微院落治理工作机制。组织协调校企专家教授走进基层一线,开展有组织智力帮扶和乡村文化振兴活动。以协调组织建设专项资金、落实脱贫户交通补贴、争取衔接项目资金、动员策划路灯捐赠等形式争取乡村振兴资金398.6余万元。通过做强本村特色产业、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兴合村农业发展强村公司、推荐村民到工业园就业等帮扶形式助力农户增收2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在全县86个驻村工作队中脱颖而出,获2024年第一季度忠县驻村工作队“赛马比拼”第一名。
四位驻村干部的年度工作述职汇报充分展示了我校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群体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调研指导下扎实有为推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的实绩成效。他们以鲜活的事实、典型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反映了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重庆工商大贡献,有力发出了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重庆工商大声音,展现了我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第一书记群体传承“含弘自强、经邦济民”重工商大精神,践行“坚韧、忠勇、开放、争先”重庆城市精神的整体风貌。
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国内合作发展处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支持工作,全年协调安排派出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配套经费44.8万元,圆满完成了市教委下达的2项帮扶目标任务、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下达的5项帮扶目标任务以及7个具体帮扶项目,争取学校直接帮扶资金55万元、协调引进外部帮扶资金12万。与后勤处、工会以及相关学院和部门通力协作,通过有组织对口采购、按需分散采购、市场化营销推广农副产品等形式,实现消费帮扶236.96万元。
据悉,根据《关于迭代升级〈忠县驻村帮扶“三查三晒两提升”赋色管理机制〉的通知》《关于印发〈忠县驻村干部管理十条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忠县县委组织部每年都会组织召开年度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测评会,会上将遴选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代表集中现场述职。在忠县2023年度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测评会上,我校选派的驻村干部张杰、朱沙也曾作为全县遴选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作现场述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