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曾维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双全带队到信息技术中心调研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及网络安全工作。调研会由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田昌鹏主持。
会上,田昌鹏围绕学校数字校园“1381”体系架构设计,从信息技术中心机构设置与基础能力建设、茶园校区智能化工程推进情况、网络安全工作、数据共享与应用场景赋能、“人工智能 + 教育” 创新实践等五个方面,以及数字工商大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剖析、改进建议和措施路径等三个维度,系统汇报了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整体情况。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林丹现场演示“重庆工商大学公共数据中心”数据归集、数据应用功能模块,直观展现了当前信息化成果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场景中的实际应用。
各参会部门结合工作岗位实际紧紧围绕信息化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并从“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数据治理应用”“协同制定规划,统筹全校发展”“提升系统使用,优化考核展示”“推进业务转型,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内容质检,探索动态网络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需求。
田双全在讲话中指出,一是要强化职能定位,既要保障信息化基础平台的稳定运行,又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为学校决策提供辅助参考。二是要提升学校全员信息化素养,破解技术部门与各二级单位衔接难题,针对信息化意识薄弱问题,将培训纳入干部培养体系,强化考核倒逼能力提升。三是要深化协同联动,各部门明确“一件事”达成目标,信息技术中心积极与各部门、各学院合作,整合资源,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信息化协同发展。
曾维伦在总结中强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牵引,在“十五五”规划中顶层设计重庆工商大学的数字化蓝图,优化学校信息化整体布局,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和数字重庆、数字教育。在制度设计上,利用“三张清单”明确责任与时限,倒逼管理模式改革和管理水平提升,实现流程再造、多跨协同。二是聚焦数据场景应用和数据赋能,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近远结合、软硬兼施的原则,加快开发“数字大脑”“驾驶舱”“平安校园”“数字党建”等场景应用,既能辅助决策,又能运营指挥。三是强化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化的核心在“人”,加强和落实管理干部、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培训和考核机制,强化以业务归口为原则的针对性学习培训,促进业务工作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四是要创新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才机制,除必须增加的专业技术人才外 ,可秉持“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的柔性用才理念,吸引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共同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学校数字化转型。
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党委保卫部及人工智能学院等负责人参与调研,信息技术中心全体员工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