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校教师代表参加2025年第一期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研讨会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   作者:庞景月 曹晓莉 范兴容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6:13  

为深入贯彻学校“大商科+新工科”商工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3月21日至23日,人工智能学院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全程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渝主办的“2025年第一期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研讨会”。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主任杜朝辉,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申渝、副院长范兴容、测控与自动化系主任王荣秀及副主任庞景月、专业负责人曹晓莉、青年骨干教师江超博士等教学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围绕新时代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内涵展开系统研讨,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曾周末教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资深专家刘立人研究员、王代华教授等权威学者,分别就认证标准内涵解读、毕业要求矩阵构建、自评报告规范化撰写、专业有效举证等核心议题作专题报告。会议特别聚焦“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为近100所高校、200余人提供实践指引。

在专题研讨环节,我校代表团队与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首批通过认证院校展开深度交流。杜朝辉在交流中强调,学校将依托‘智能感知+环境监测与大健康’双引擎特色方向,创新构建商科资源赋能工科认证的协同机制,着力打造具有显著商工融合特征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申渝表示,通过课程体系重构、能力矩阵优化、举证机制创新等举措,持续完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认证支撑体系,切实将工程认证标准转化为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

本次研讨会为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厘清了建设路径,特别是在OBE教育理念落实、持续改进机制构建、复杂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系统化实施方案。人工智能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


上一条: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第一期“书记下午茶”
下一条:学校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方案论证会

关闭